公貂還是母貂
以體型來看,你喜歡母貂的小巧玲瓏,還是公貂圓滾滾的身材?
性格上來看,其實母貂性情並不會特別比公貂溫馴,公貂會因為發情而對其他公貂凶狠,但並不會對人凶狠。當然個別的貂還是有差異。但是每一只貂的性格大不同,建議不必可以選擇公母,而是親自接觸,了解其性格再決定。
以生理結構來看, 若預算要結扎,公母貂差別不大。除了體型上的差異,沒有了發情期影響的貂兒,性格會穩定許多。毛髮不會再油膩膩的、體味也大大降低。您也不必擔心母貂會因為沒配種而雌激素中毒,或是公貂欲求不滿,導致體重下降。
若是本來就打算養一對的,建議先養公貂,或是選擇年紀較母貂稍大(大2、3個月左右為佳)的公貂,因為母貂可能在其5、6個月大(此為最早發情之記錄,懷疑可能和光照過長有關),大部分是7、8個月大,也有部分可能到10、11個月大才發情,而大部分公貂性成熟的時間一般是9個月大以後到1歲左右(也有個別的公貂5、6個月就開始有需求),所以一般來說男比女大會比較容易在時間上配合。
一隻還是一對
一隻貂與主人,多半相依為命,感情非常要好。但是若主人長時間無法陪伴,那他可能會比較內向、憂鬱一些。但是倒不乏個別的貂兒是樂見其成,在家能夠一手遮天更加開心的也有。所以若是一開始並無法確定要1隻或是2隻,建議可先由1隻養起,觀察他的性格一陣子後再決定。但是先後到來的貂,可能因為性格、年齡等而無法相處,建議尋覓第2只寶貝時,能夠帶著第一隻一起去找他的同伴,當場觀察他們的互動。
環境考量
一般貂屬細長型,尤其是母貂。他們能夠鑽進許多您意想不到的細縫、細管。
貂是好奇心非常強而且機動性很強的動物,並且他的天性使他們尋求刺激甚至處在危險當中,所以寵物貂周圍環境的設置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你必須把家具及電器的縫隙堵住,把所有的洞封死,把植物放在高處,把電線藏起來,總之凡是寵物貂在玩耍時會碰到的潛在危險因素,都應該考慮到。
室內或室外
若是養在室內,一般建議排水管、通風口必須是在他們所不能到之處。沒有物品讓他們能隨之攀爬到高處、爬出窗口或爬上屋頂。櫥櫃與牆壁、地板之間的縫隙,盡量封死,避免他們鑽進去出不來。
再來是室內光照的時間,若比照人類的生活,7點入夜後依舊亮燈,長期的光照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貂兒的生理時鍾出問題,進而導致一些生理上的病痛。如果沒辦法保證他們的光照時間至少比照自然的一半光亮一半黑暗之時數,建議他們可單獨在某一房間內,入夜後是照不到燈光的,或是給貂兒一個木巢箱讓他自行躲開光線,又或是一塊不透光的布可蓋著籠子阻擋光線。
若是室外,好處是自然的光照時間,足夠的太陽。但是除了擋風遮雨的地方外,建議需要圍欄,而圍欄的間隙必須小到他們鑽不出來,也爬不出來。國外一般采用室外養殖。
放養還是關籠
放養的話,貂兒還是需要一個他自己的窩讓他睡覺、休息。地上不能有任何危害他生命的物品,如細小的、尖利的、防腐劑、干燥劑、藥水等等。因為和人一起住在同一個房間,東西太多是十分不便之處,所以一般建議若非另有貂兒專門居住的房間,否則還是仔細檢查及考慮。
籠子,不需高,但是寬。若貂兒有機會長時間在外放風玩耍,籠子僅是睡覺用,那視房間大小選擇單層較小的籠子亦可。若是貂兒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待在籠子內,建議選用2層兔籠,懸掛吊床、玩具等在內,讓貂兒至少在自己的房間還可跳上跳下。
常見的貂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