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中國 上海 世博

五月中因為家人的關係去了一趟上海,原本是計劃一星期每天都去世博,但因為家人的款待,所以就去了兩天半。
我原本對世博並沒有太大的期待,一直到老師好心提供給我新聞報導做功課,我才覺得好像是該去參與一下這世界三大盛會之一。

這次一共去了一次夜場,一個整天,以及一個半天。
心得是:中國 上海世博 折凳
一、記得帶─兩條恨不得走斷的腿、一張可以隱藏殺機的折凳、如果小孩可以坐嬰兒車的那請務必攜帶同行,需要坐輪椅的長者也是。
二、世博官網上有非常多展館資訊,請仔細研究好後決定自己要去看哪幾個館重點處理。
三、記得收看當地電視以及園區內訊息,有些便利方案會隨時釋出。

第一次進世博是星期一去看夜場,同行人有我媽、我姐、我姐夫與他們的小孩。
在此之前的行程是去上海動物園看世博熊貓,就已經走了不少路,
撇開帶小孩還要擠地鐵有多不便以及多危險不說,
因為已經走了一下午的路,我們應該是直接坐計程車到世博園才是。
我們是從五號口進去,離中國館、B區比較近。
夜場的排隊人潮很少很好,很快就過了安檢口與刷票口。
進去以後小孩肚子餓要吃東西,於是我們找了園區內的餐飲部吃飯,又花了一點時間。
其實幾乎每個國家館都會有餐飲服務,只是價格不斐,
如果對異國食物比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去國家館用餐,
餐廳都會有別的入口,不用排隊~

吃完飯我們先到沙烏地阿拉伯館(當地是翻成沙特阿拉伯),
是這次世博各館中造價最貴的一個館。
結果八點鐘已經是截止排隊了,
於是之後就去隔壁的印度館。
印度館的外觀挺漂亮的,
二樓有一個表演廳但人太多我們就沒擠進去,
一樓中庭有一個約末四十吋的液晶螢幕有轉播畫面,
周圍就是紀念品店,還有餐廳。
我們還挺快就出來的。

再來是去我被建築物吸引的尼泊爾館,就在印度館隔壁。

中國 上海世博 尼泊爾館夜景外觀

尼泊爾館的建築本身很值得欣賞,
館內有展覽許多精緻的佛具,

中國 上海世博 尼泊爾館 展出佛像

塔內也有供奉釋迦牟尼佛,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有在那拜拜。
塔外的風景也很不錯,可以看到台灣館、中國館以及沙特館(他們都這樣簡稱沙烏地阿拉伯館)。

中國 上海世博 台灣館夜景外觀中國 上海世博 中國館 夜景外觀

其實這種時間我們也挑不得要進去什麼館了,
台灣館需要拿預約票才能進去,我們去的時候預約票早拿完了,
於是就進去不用排隊的中國各省館。
其實各省的展區外觀都很用心,
但是展覽內容就品質不一,
基本上我覺得只要看外觀就好了...
因為到裡面你也不會認識到比維基百科更多的東西。

中國 上海世博 江西館外觀

記得山東館好像還有展示一個他們能源循環利用的圖,
但我對那方面沒研究也沒興趣,所以就覺得很虛。
中國館雖然要預約,可是因為是永久館,所以就覺得不用急於這次花時間去看。

看完中國各省館也快十點了,
離開園區時看到洶湧的人潮走向出口與地鐵站,
我姐毅然決然的說要搭計程車回家。


第二次去世博是星期三早上與我姐還有我姐夫去的。
七點半出門,姨爹把我們送到地鐵站(二號線底站,最西邊的徐涇東站),
然後我們坐車到靜安寺站轉乘七號線到后灘站從八號門進去,
臨近美國館、非洲聯合館等館區(C區)。
后灘站到八號門的距離有一點遠,
雖然有免費的接駁公車,但跟人擠人比起來我比較喜歡走路,
所以我們就走路過去。
其實在當場買票比我想像中的快很多,
最多不會等超過三個人,所以如果沒有先買好票的不用太擔心。

買完票就排隊等過安檢與刷票,
園區九點開,我們大概四十分開始排,
中間有一點點差點失序的狀況,
因為有人到前面拿了"免費"的世博園區地圖,然後回來隊伍發,
還說"這裡面要花錢買的"。

雖然我姐一直懷疑為什麼散客通道這麼慢,團體的就很快,
以及種種和社會公平正義與秩序有關的問題,
但基本上我覺得他們的控管是沒有問題的,
要不然真的很難想像要怎麼樣才能"文明"的進入園區。

散客排隊有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你要出示你的票讓公安看,他才會讓你進去排隊。
那邊的排隊是一條比較寬的走道。
再來中間會有人一批一批放人,讓走道上的人進入那種繞來繞去的區域,
那邊大概寬度只能站兩到三個人。
最後會有人一次放四個人進去進行安檢的動作。
如果一切都是讓民眾自行排隊,那我想應該會發生很多推擠與踩傷的事情。

一開始我們聽說非洲聯合館不用排隊所以就進去看了一下,
每個國家的展區很小,我們大概看了三個國家就離開了。
馬達加斯加的展示是一小櫃的工藝品與以一台紡織機等,
其他國家很多就是照片與工藝品那樣。

之後我們就去英國館,很快就進去了。
英國館的內容很簡單,但很漂亮,可是跟我想像中的"世界博覽會"不太一樣。

中國 上海世博 英國館 白日外觀
中國 上海世博 英國館 內部種子

再來我們有去荷蘭館晃晃,再去冰島館看了一下影片。
冰島館的外觀非常的兩光...就是把冰河的照片做輸出變成壁紙。
館內的展示是一個四面牆加天花板都是投影幕的影片播放,
我自己覺得沒有很特別啦...

然後我們坐船到浦西先吃東西(D區)再去看城市實踐區(E區)。
我姐一直很想看漢堡之家,
我們早上又看到"集滿四個德國城市實踐館章可享德國館VIP通道之優待",
所以就開始了"集滿"之旅。
不得不說這次世博的工作人員訓練有素,
尤其是志工(他們叫"志願者")的態度都非常好,
對於園區的資訊了解程度也很高。

中國 上海世博 親切的志願者

城市實踐區的館呢,我覺得如果要集章去的就好了...
如同我姨爹的員工所說,都是在展示一些"概念",
很多都是文字或圖片,我覺得現場到那邊的意義不大。
就連漢堡之家,我都覺得那就是一棟預售屋的樣子。
倫敦零碳屋比較有東西,但沒讓我起多大興趣。
倒是大明宮裡面的影片可以看一下,是會讓人想要去西安一趟。

看完大明宮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我姐他們想要離開,但我想要再多看一點,所以就繼續自己一個人走。
我再搭船回浦東(A區),想說去台灣館看看,
結果排隊拿預約票的人龍超長,就想說晚一點再來
(隔天了解到其實我那時想排也來不及了),

中國 上海世博 台灣館 白日 排隊人潮

於是就走到泰國館所在的大洋洲區。(經過B區)
先看了紐西蘭館,外面剛好有毛利歌舞表演很不錯,
展館內容沒有很特別,就是一些文字與影片讓你看看紐西蘭人大概的生活。

中國 上海世博 紐西蘭館 夜晚外觀

再來我選擇先去澳大利亞館,
因為早上看到新聞剛好有採訪參觀的民眾,
受訪者說裡面的電影很好看。

中國 上海世博 澳大利亞館

澳大利亞館除了影片以外的展示不能說差,但也沒有很特別,
可是影片我就真的挺喜歡的。
它是一個360度的劇場,劇場中心是一個圓柱型的可旋轉大螢幕,
天花板上的燈管我不知道是哪一種,但是可以隨音樂節奏做明暗與色彩變化,
整個看起來是很不錯的體驗。
這劇場一次可以容納約一千人,所以其實排隊並不會等很久,
也不用太跟別人做推擠與抵抗,因為往前二十個人你看的東西也都一樣...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坐在最後幾排來看影片啦~

中國 上海世博 澳大利亞館 影片

看完澳大利亞館就去隔壁的泰國館,我原本就對泰國很感興趣,
又心想泰國文創產業這麼厲害,不知道他們在這邊會有怎麼樣的呈現。
但看完澳大利亞館再來看他們就會覺得有點虛,建議先看泰國館再看澳大利亞館。
泰國館分成三個廳,所以排隊也是有三個階段放人。
每個廳都有一部四分鐘的影片,
第一個廳是四面LED螢幕,外面有水幕,地上有水池,也會有投影,
影片就很像泰國觀光局拍的XD進去也不用搶位置啦,我覺得站牆邊看最好。
第二個廳是有三面牆,影片介紹泰國的歷史。
請記得往廳的底部走,那邊是通到第三個廳的門,這樣才能在第三廳搶到好位置。
我所謂的好位置是第三廳的中間,會有一些驚喜XD
第三廳就是3D立體影片,效果做得是不錯,
其實就觀看來說坐在哪邊都一樣,只是中間區會有一些招待這樣XD

看完泰國館的感覺不會覺得虛,
但是跟澳大利亞館那種燒錢的做法比起來還是少了一點震撼感。
整體來說泰國館就是在做觀光行銷來著XD

看完泰國館時間也差不多了,
雖然已經七點多但我還癡心妄想有可能拿到台灣館的預約票,
於是我又走回台灣館,
果不其然票早就被拿完。
工作人員說會發兩次,早上九點半會發三千張預約票,大概一個多小時就會發完,
晚上六點的票不用一個小時就沒了。
好吧,其實我看完澳大利亞館與泰國館後非常想知道台灣館到底怎麼樣,
我覺得應該不會輸給他們,想要讓自己驕傲一下,不過沒機會...所以就走回C片區,
想去看一下我姐說"晚上應該會更漂亮"的英國館。

其實我根本可以坐在世博大道上的車,
但我好像只要一個人玩就會喜歡給自己修行一樣,一直走一直走。
走回C片區我腿真的快要斷了,我可以感受到我的髖關節在模擦。
看到比利時有賣我在Bonn吃過的超好吃薯條,就買了一份。
(國家館的餐飲都是歐洲價位...)
結果不好吃啊啊啊~沒有加洋蔥...不過也算是吃了晚餐。
休息一下去英國館,結果插隊的人非常多,
我忍不住開了閃光燈拍他們,不過都沒有抓到那一幕。

我覺得英國館外觀白天比較好看,內部晚上比較好看,
後來我就到外面的包裝紙躺著休息,
被我發現一個非常像我的人。
他帶著一個背包,吃著應該是自己帶來的餅乾以及應該是自己帶來的水壺,
用非常自在的姿勢坐著。
後來他身邊人越來越多,他索性走到離英國館最近的地方躺下來欣賞,實在太瀟灑了。
之後有人請他幫忙拍照,他拍完以後竟然請那個請他拍照的人跟他合照。
這完完全全就是我會做的事!
我真的超~想認識他的。

後來就跟著他一起走,不過他步伐比較大,所以我就放棄這件事。
(我就錯過了跟他攀談的時機)
不過有看到晚上的俄羅斯館外觀,非常漂亮。

中國 上海世博 俄羅斯館 夜晚外觀

到此我已經有點失了方向,於是問志工我要搭七號線要往哪走,
志工跟我說是八號出口(哭哭)。
那時也認了,雖然腿真的要斷掉了,我已經走到腿發熱、肝臟也在燃燒的感覺。
路上經過幾個非洲館還挺漂亮的,
祕魯館我是剛好看到有人架腳架在拍才停下來看。

中國 上海世博 祕魯館 夜晚外觀

原本我看展館覺得還好,但是看到他的相機螢幕中的畫面就覺得超棒~
隔壁的哥倫比亞館外觀也很漂亮,巴西館也很不錯。

中國 上海世博 哥倫比亞與巴西館 夜晚外觀

我原本以為小國參加這種展覽會很用心的呈現自己國家,因為會想讓各國人士認識自己國家。
但我發現這畢竟還是跟各國財力有關係,
也不見得每個國家對世博都很有想法,都那麼投入。

走到八號口其實有經過美國館,但我真的無力再去排隊。
我今天可真是五個區都走遍了。
走出八號口到后灘站的路比我早上走來的感覺長好多,
但我更不想花時間去找哪裡可搭接駁車。
在地鐵裡看到有人就把折凳打開來坐,深刻體會到那真是一個好主意。


第三次是星期四大概下午一點多和我媽、我三阿姨、
我表嫂與他兩個小孩(兩歲九個月與六個月)一起去。
這次我決定就直接搭計程車到世博園區,
要不然兩台娃娃車要坐地鐵,就算人潮不多,光是進出站就都很麻煩。
(而且我們還沒有壯丁,就得我當壯丁XD)

我們坐到七號線的長清路站,從七號門進去,離歐洲館區最近。
買票也是人超少,入口處超~空。
進去以後,因為我們有嬰兒車,所以一律都走優先通道。
爽斃了!
一輛嬰兒車只有兩個大人的額度喔~請先自行分配好。
因為有優先通道所以就又去了義大利館,
不錯,但是只看完一樓小孩想上廁所我們就先出去了。

中國 上海世博 義大利館 內部 高跟鞋

再來原本想去看德國館,但德國館因為展出內容的關係好像不讓坐娃娃車的小孩進去,
所以就留著我跟我媽進去看。
我們先去波蘭館,因為不用排隊嘛所以不看白不看。
波蘭館的外觀跟俄羅斯館很像,內部的東西也沒有到非看不可,還挺快就出來了。
再來去看西班牙館,一開始的影片通道是真的挺震撼的,但對小孩來說應該太刺激了,
而且有雷聲啊、奔牛節之類的,是會把小孩嚇到。
其他的內容我也覺得還好...
至於怎麼沒有去瑞士館與法國館,
因為我想到要帶兩個小孩坐纜車就很頭痛所以就算了。
法國館是在維修空調所以閉館一天XD

之後原本想說去看沙特館,
於是就搭了世博大道遊園車。
志工很好心的幫我們把車子抬上巴士,
但下車處沒有志工,眼看我表嫂被卡在門口,
我忍不住對那四位青年說"可以讓讓嗎?(想了一秒)如果能幫忙搬那更好!"
之後還真有一位青年幫忙搬車子,我對他說"您真是個文明人!"XD
聽我媽說那是志工啦,但他沒穿著志工服所以我也不確定。
其實我心中的OS是:
你們幾個年輕人腿是瘸了嗎!讓一下是會死啊!
看到一個人搬娃娃車不會幫一下,是不是男人啊!

下車以後我表嫂說他胃痛,叫我們去看沙特館,
但我們都不放心,後來我阿姨就先帶表嫂還有小孩回家休息。
我跟我媽就從A片區再走回C片區。
途中經過台灣館,原本想排六點的票,但人早已經滿了,
聽說要三四點去排才來得及。
真是無緣啊無緣!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台灣看到這個,只給別人看不是很可惜嗎?
我光想像在裡面聽到胡德夫與合唱團的聲音,加上天燈的畫面,不用一秒應該就會掉淚了。

因為昨天有蓋滿四個德國城市章,所以就準備快速進去德國館。
結果去櫃台問他說要電子章才行,我說你們昨天新聞上沒有講啊!
小姐還不錯,幫我去問裡面的工作人員,
結果我跟我媽就真的立馬進去了!
所以說,與其在那邊排隊兩三個小時,我覺得還不如去城市實踐區蓋章比較好。
雖然很虛,但總比站在那排隊強。
不過要記得現在要電子章了~

德國館沒有讓我失望,不虧是做什麼事都很認真的德國人。
館內搞得就真的很像是博物館的樣子,
你可以真的了解這個國家,還有他們的城市生活是怎樣。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有去過他們的城市所以感覺比較深吧~
我覺得德國館是我看的館裡面最值得看的一個,
如果你覺得排隊太久、要去集章太麻煩,
那麻煩你至少去喝杯德國啤酒,是著名的HB啤酒喔~
(雖然很貴,但真的很好喝,一喝就知道是德國啤酒),
然後把在館外的那些立牌看完。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立牌 德國人的懺悔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立牌 德國人的懺悔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立牌 德國人的懺悔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立牌 德國人的懺悔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立牌 德國人的懺悔

德國館很紅的動力之球我反而覺得還好,
最好是用聲音就能讓它動起來,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大陸還要蓋三峽大壩嗎!
那顆球應該就是聲控來著。
我是建議走到第二層來觀看動力之球,因為導覽員是在第二層,這樣比較有互動的機會。
而且球也算是在第二層,這樣震撼度更大。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動力之球影片

中間有一廳是在放影片,我超~愛,比動力之球還愛。

中國 上海世博 德國館 影片

其他就是介紹德國工藝啊,然後燈罩裡面放的是圖片,
你頭要探進去看,就是幾個德國城市的介紹。

看完德國館我帶我媽去看澳大利亞館與泰國館,
有經過捷克餐廳,好香好香看起來也好好吃但真的超~貴,放棄。

中國 上海世博 捷克館餐廳菜單

後來途中剛好遇到歐洲廣場上的表演,是來自挪威的The Real One樂團的演出。
我們買了肯德基坐在遠處邊聽音樂邊吃晚餐~

我真的很喜歡澳大利亞館的影片耶~不是內容,而是整個效果。
看第二次還是好喜歡,不過這次是坐比較中間排的位置,
相比起來我覺得坐後面真的比較好。

泰國館的人感覺都好可愛,
我還跟一個(應該是小弟)的志工合照,
看到泰國心情就很好XD

中國 上海世博 與泰國館工作人員合照

我第一次進泰國館傻傻的,第二次進去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卡位XD
第一次到第三廳看3D影片我是坐邊邊,這次坐中間才知道那時中間的觀眾在驚呼什麼XD

看完以後想說從世博軸離開,
經過馬來西亞館,外面正好在跳舞,我媽說我們去捧捧場,
我看了就忍不住跟著跳,因為還挺簡單輕鬆的。
結果旁邊剛好有馬來西亞志工!我們三個人就在台下一起跳XD
原來是他們這些表演志工剛剛開完會,想說就來跳一下舞,整個就很大學生啊!
在我旁邊的那個志工超~可愛的,可惜我忘記要跟她合照了。
就這樣帶著馬來西亞的歡樂氣息離開了世博園。

看完這幾個館下來我最推荐的就是德國館,
如果有看台灣館我想我應該也會很推荐,可惜它一天只限四千人。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個樣子耶?是因為場地設備的關係嗎?
如果持中華民國護照者能走VIP通道免排隊免預約就好了XDD

再來呢,我覺得其實不用一早去人擠人入園。
除非你要去排台灣館的票啦~
因為擠完入園,你看完一個館再去看其他館也是要排隊...
不過如果你有一個不看會死的館,那麼早起的鳥兒的確是能吃到蟲,
否則就會像我一樣是早起的蟲被鳥吃。

請多加利用園區內免費交通工具,
我那天就是傻傻的懶得去研究,一個人一直走一直走真的腿會斷掉。
當然如果事先安排好參觀路線會減少很多行走的問題,
但是依我的個性,計劃趕不上排隊人數的變化,
有些排隊人龍你連看到都覺得很可怕。
普遍來說晚上的排隊人潮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很建議來看夜場。

如果你對成本很敏感,那麼請挑有4D、3D等影片播放的館去看。
像美國館、德國館、西班牙館、中國航空館、太空家園館。
看三個館感覺就回本了XD
如果有坐到纜車應該也有回本,但我覺得在那邊坐纜車好虛。

在飛機上聽說馬其頓館與日本產業館也很不錯,
我後來是對小國失去信心所以都沒有注意,
連匈牙利的展出就是一個有兩個重心點的物體...

中國 上海世博 匈牙利館展出品

但聽說馬其頓館會有人穿古代戰士服表演,也有他們傳統音樂的表演。
日本產業館我是有看到很多人拿他們的袋子,所以應該也不差。


整體來說我覺得世博沒有我想像的精彩,也沒有不看很可惜的程度。
不知道是因為我對人多的活動冷感呢,還是因為我對世博有錯誤期待。
但是想想這次所有的解說與工作人員都可以用中文溝通,離台灣又不遠,
的確是可以去看看的一次世博。

看到後來我覺得這次世博很像是新型的朝貢。
Slogan會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覺得也有政治因素。
上海不是中國首都,如果什麼都以國家為單位的話,
那麼上海要怎麼跟北京拼?
當然,我姐夫說今年地球上首度城市居住人口超過鄉村居住人口,所以城市變得更加重要。
可是這件事為什麼就在這一屆說?
我相信會決定這個主題一定有很多原因,但我覺得不是每個國家都知道這在做什麼。
大家的展覽內容都會跟城市扯上關係,也可以跟Slogan做結合,
但大多給我的感覺是在做空泛的詞語擴寫。
而且也不是每一個國家大部份的居民都在城市生活,那些國家怎麼辦?
居住在非城市的居民又怎麼辦?
以我看到的展館讓我覺得大家在各說各話而不是各自表述,
這種感覺讓我想到許多大學廣告系的畢業製作,
想到一個概念覺得很棒,所以決定做它,
可是後面的製成品卻不一定在原本概念的邏輯之中,
所以就用一些很漂亮的文字(反正廣告系最會用這種東西)來把連結補齊,
但裡面是空集合。

比如說我唯一超推荐的德國館,
你告訴我動力之球跟城市生活有什麼關係?
當然我想也不見得世博推出什麼slogan,所有展館就只能有那個內容,
但這次的觀展經驗真的讓我覺得非常分歧。
(還是slogan只是主辦國自己弄一弄就好?)
像泰國館,根本就是在介紹泰國這個國家啊!
新加坡館我是沒進去就是,但他們就算只介紹他們國家應該都會很切合主題:P

但我覺得這次世博會是一個很好的自助旅行的訓練,
因為你所在地基本上語言溝通是沒有問題,
可是同時也會接觸到異國文化。

如果你對世博有狂熱,那麼請安排至少七天我想才可能把展區逛完。
如果能先買到票的話就先買吧~三日券與七日券好像非常熱門,不是隨處可買到的。
如果你有計劃要入園逛一整天,請一定要帶後背包,或是你習慣使用的背包, 要不然肩膀會非常難過。
除非你可以接受和台灣同價位但可能只有一種餐的肯德基,
或是一份至少要約台幣250元的異國風味餐,那麼請你記得帶一整天的食物進去。
因為排隊會很無聊,所以我也建議你帶書進去看。

另外,請記得帶著一顆開放的心與打仗的心理準備,來面對你會遇到的事情。

PS:我想知道澳大利亞館的音樂出處、5.19上午瑞典館外表演的音樂以及5.20波蘭館外表演的音樂

CopyRight © Sherry Chen All Right Reserved.